2007年6月20日星期三

阿尔莫多瓦的《回归》Volver

片子里只出现过一个男人,不超过五分钟,他就死了......

一直很喜欢看描述南欧小镇生活的影片,故事都很小,但人情味都很浓。安塔卢西亚就是西班牙南部那片充满阳光的土地。人们的爱恨情仇是那样的直白,就像女主角听到吉他的前奏,就忍不住动情唱起那段 flamenco——她可以忍受苦难,却不能忍受沉默。Flamenco 本来就是吉普赛人独有的抒情方式,由歌者、乐手和舞者即兴配合,主题大多为乡愁、亲情、相思和回忆,忧伤中带着激情。整个电影随着这样的曲调化展开来,,叙述了两家三代母女的恩怨。

2007年6月16日星期六

为什么学习设计要去欧洲留学?

设计不同于其他学科如法律、金融或计算机等,它是一门边缘学科,需要从业者对全球文化有全面的了解,掌握世界流行文化的演变历史和趋势。
优秀的设计师必然是拥有多元文化背景的人:他了解东方,也了解西方;对于英文字体运用自如,也对中国传统的图案了熟于胸;用最新的苹果电脑完成设计,也在陈列古代文明的博物馆里流连忘返;打开iPod,播放的是hip-pop和民乐的混合曲风,点击浏览器,向YouTube上传自己刚刚完成的CG作品。这就是设计师,一群在各种文化中穿梭自如的人,一群能用中文、英语还有各种视觉语言和人沟通的人。这样的人很难在单一的文化环境下培养出来,所以想成为一名优秀设计师的你,必然要走出国门,到西方文明的腹地去感受,去学习,去探索,去思考。

2007年6月15日星期五

记Nathan/内婶/倪海郡

Nathan是个异端。全上海他的同龄人里面,坚持不买房的除他之外就没几个人。不是钱少,是心态好。英国留学两年,欧洲人的住房观全学来了。朋友道里,但凡受到女友要求买房压力的男同胞们都拿他来举例:你看内婶,坚持租房,想得多开!结果所有女同胞都视Nathan为敌。

Nathan天生是个老师。他的班上经常出现点名单上没有的人,学生都愿意到他公司去实习。公司上下对他也亦敬亦畏,经常要接受循循教导。但这也是他有凝聚力的原因。别人在周末加班时,他请所有珠海的实习生到家里party,不是一般老板能够做到。

Nathan属于豪情派。豪情=柔情+激情。看似瘦弱,爆发力其实很强。小型流氓不是他对手,当然他轻易也不出手,一般先打110。对朋友可谓两肋插刀帮到底,上次小年夜我的车死在延安路上,他二话不说开过来帮我推车,使我在感动的同时见识了他的手头功夫。我一直纳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来见他和小女儿玩耍时一把将她扛在肩上,我才明白他靠的是平日这种高强度的练习。

2007年6月6日星期三

好工作 Nice Work by David Lodge

David Lodge 是英国文学院院士,作品在八十年代很受欢迎。Nice Work 中有两个看似格格不入的人物,工厂经理维克和研究工业题材小说的大学讲师罗玢,对对方的世界各自怀着敬畏,对自己的前途充满忧虑。政府一个绝妙的的工业年影子计划阴差阳错的把它们捏到一起。从此,文学讲师如同但丁参观地狱般走入了肮脏不堪的工厂;而工厂主经过一夜缠绵后竟爱屋及乌地恋上了文学。

这场闹剧跨过阶级,更跨越两个世界。“university”这个词仿佛注定是“industry”的反义词,它用一道围墙把自身同外部世界隔开,有形或无形的,外人用敬畏的眼光看它,而身在其中的人却扒着墙头拼命朝外张望,甚至想一显身手跳将出去。然而,对围城的无限留恋又使他们不敢鼓足勇气。工厂主徒劳地追求着讲师,如同大学徒劳地想进行产业改革,搞个什么产学研结合课题。

于是,这样的闹剧便一直演下去,在过去,在现在,也在将来。

2007年6月3日星期日

大保龄绑架案 The Big Lebowski

The Coen Brothers 是对天才兄弟,最早看到他们的作品是 Fargo。一贯的黑色幽默,一贯的对美式文化、政治的刻薄微笑。绝妙的周末娱乐,我只能笑痛肚皮。

2007年6月1日星期五

"远西"展作品开箱 Open Far West

明园文化艺术中心是一幢非常奇怪的建筑,建在上海市中心的黄金地段,但风格可称的上恶俗。不过作为艺术中心倒也够 post-modern,是个中国当代的缩影。中德五人展即将在这里举办,参展的 KP.Brehmer、许江、单凡、吴山专,第一位是老师,后三位是学生。老师已经作古,学生则都成了大师,还加上一位名不正言却顺的 MissMa。今天所有作品都已经运到,现场开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