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22日星期日

「垃圾桶裡的創意」评选

承蒙视觉中国和台湾的视觉艺术门户网站黑秀网之邀,为 HeyShow 组织的「垃圾桶裡的創意」作评委。参赛的共有1900多件作品,大多是设计师平时的创意习作和被客户退了的飞机稿。花了2个下午时间将所有作品一一看完,的确有一种在垃圾桶里淘宝的感觉。大部分的作品确实挺垃圾,创意的含金量很低或根本没有。看来很多飞机稿没打到飞机也很应该。当然也淘出一些好作品,让我感到有些惊奇的是评委的眼光似乎都很相似,最后入围的30个作品中我也选过的有近20个。还有一点出乎意料:我最看好的几个作品中竟然有三个被证明是过去已经得过奖作品的抄袭之作,可见我的孤陋寡闻。
我最后选的是以下三个作品:

1. 參展編號: 19526
作品名稱: 本位。本味
作者姓名: steamfish
作品介紹: 資本主義下塑造出來的社會,真正的自我該擺在何處?上班要穿西裝,上公車要排隊,平常看到最正常的模式,才是最不正常的狀態。畫面所要表現的,不是在敘述任何狀態,只是與觀者做互動,在畫面的經營中,是否勾起自己舊有的生命經驗。
被丟到垃圾桶裡的原因: 伯樂都跑去吃飯了。




评: 画面荒诞有趣,执行得也很好。与其说这是一则公益广告,不如说是件艺术作品。人类在现代消费社会中时常陷入这样的困境:购买批量制造的商品,却想藉此来表明自己独一的身份。作者为这两种自我创造的对视的场景,是对自己身份的深层反思。

2. 參展編號: 19602
作品名稱: 项圈篇
作者姓名: NIEL
作品介紹: 现在网络越来越多的报道虐待动物的消息,让人瞠目结舌,动物跟人类本是好朋友,为什么要这样对待他们呢?我想利用本作品来提醒大家,我们可以不宠爱动物,但我们不能伤害他们。
被丟到垃圾桶裡的原因: 不详,因为这是公益广告,参赛没选上




评:作者很好的利用了创意法则中的反射原理,将刺痛感反射到观者身上,并由此产生对被虐宠物的同情。在表现上使用的视觉语言很直接,而文案在相比之下就显得较为苍白,没有到位。如果请一个优秀的copy合作的话,可能就不会进垃圾桶了。

3. 參展編號: 20453
作品名稱: 消費空氣
作者姓名: david
作品介紹: 吸新鮮空氣將變成一種消費行為?如果我們還不停止污染無價的新鮮空氣!
被丟到垃圾桶裡的原因: 沒有執行




评:这则创意很容易让人理解,执行也比较到位。整个画面使用黑白单色,达到了警示的效果,调性控制得较好。文字的布局和文案的撰写值得再作推敲。

2007年4月18日星期三

V for Vendetta



Having struggled a lot, I finally found out that the Chainese Guverment has its great solution of controlling the individual broadcasting on internet. My blogspot could be accessed on Monday, but not Tuesday; in this month, but maybe not in next month; you just published something, and you found it's banned, and at last you wanted to organise some activity to demostrate, and suddenly, the site is unlocked.
You could never complain, because it's banned, and it's not banned. It is somewhere in between, the most possible and reasonable explaination is: technical problem.

V for Vendetta, A very faithful visualisation of the original comic by David Lloyd. Watching this film might be the best way to celebrate the unlock of my blog.
But how about tomorrow?

2007年4月3日星期二

2007年4月1日星期日

花园书店跳蚤集市 Garden Books Fleamarket

陕西南路长乐路口的 Garden Books 在一个月前还是中国仅有的一家只销售原版图书的书店,据悉南京的分店已经开业。店主周先生一口纯正英语,微笑着向他的老客户打招呼。Peter 告诉我,上海的原版书都得从他那里进口。每个月最后的周末举行的 Fleamarket 就在书店的后花园摆摊,由 Marianne Kaulima 发起,已经坚持了一年多。摊主是欧美人居多,也有一些新加坡和香港的 charity groups。每次都能看到新的商家,几乎都是手工原创的作品,还有个英国人卖自己烹制的甜点,味道很不错。 我们赶到时已将近收摊,很可惜没买到东西。现在摊位多的已经摆到二楼,一位印度老兄在卖手工饰品,匆匆拍了几张照片。



Marianne 和 Dutch Council 的Pu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