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2月20日星期二

苏州博物馆 Suzhou Museum




苏州博物馆新馆是贝聿铭建筑生涯中的封刀之作。贝出生于广州,祖辈是苏州望族。他在家族拥有的狮子林里度过了童年的一段时光。这狮子林就在博物馆的对面,贝老在花园里休息时,还能面对他的最后杰作,这似乎是达成完美的中式文人理想了。
从大门进入并没感到特别出奇,心中嘀咕:又是所谓中国元素的简化,而越往里走越精彩。传统的中式结构虽然高敞,采光却极差。贝老在墙面接近屋檐处开出一整排窗,配以西班牙式的百叶窗帘稍作遮挡,让墙面满布横纹的阴影,线条感很强,又解决了采光问题,可谓是暗渡陈仓地洋为中用。新馆同忠王府联成一体,却也不感觉生硬。园林做了极简处理,没有找奇秀得做作的太湖石,而是把大块岩石剖成相对薄的大片,像国画似的平行堆叠起来,别有情趣。唯一的败笔要属那个装饰了过多累赘的湖心亭。其实走进仔细看,许多工艺还是没有做到位,有的粘合处已经开始脱胶,有些角落开始渗水。在大洋彼岸建造了100多幢经典建筑的贝老看到这样的中国特色,不知他会作何感想。
展览以历代的工艺品为主,苏州那千年来发挥到极致的闲适文化在展品上可见一斑。可惜的是书画藏品相对较弱,四才子的作品屈指可数,让人有些失望。父亲怅然地说:精品应该都被省级以上的馆收去了吧。




值得一提的是当代部分正在展三个人的作品:赵无极、蔡国强和徐冰。其中徐冰的装置《背后的故事》给我印象很深。他把龚贤的《山水图》用混合材料通过灯箱的重新映射来重现原作。这个概念曾被70年代的美国艺术家作为波普的表现(用的是废弃的包装),如今徐冰却用相同的理念来表现传统意象,真是同途殊归。